2023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金融学考试大纲
来源:网络整理时间:2023-05-19 20:46 627次
摘要:2023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金融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与目的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转段考试《金融学》课程的考试,是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科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金融学本科专
2023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金融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转段考试《金融学》课程的考试,是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科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金融学本科专业就读的必考科目。《金融学》课程考试的目的与要求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考核考生在理解、掌握和运用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核考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
Ⅱ.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 《金融学》科目考试内容为《金融学》教材的部分相关内容。考试参考书: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第六版)。
Ⅲ. 试题命题的原则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金融学》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 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约占30%,理解30%,应用40%。
3.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 试题难易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三个等级。试卷中三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容易题约占50%,中等题约占40%,难题约占10%。
4. 试卷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分析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的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Ⅳ.《金融学》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金融学》的考核内容为考查对有关金融学中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几个方面的学习,从总体上了解、理解货币、信用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能运用金融学基本理论解释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一些与金融较为密切的事件。
导 论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学生对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对金融学重要性的认识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二)金融学的内容框架体系
(三)金融学的重要性
三、考核要求
(一)金融的界定、功能、结构及学习方法
1.识记
(1)“金融”一词的界定与演变
(2)百年金融功能的变革
(3)现代《金融学》的框架结构
2.理解
(1)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2)金融学科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货币概述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作用、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关货币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二)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的概念、职能、层次
(三)有关货币的基本理论
三、考核要求
(一) 货币“质”的规定性
1.识记
(1)货币的本质
(2)货币的形态
(3)信用货币概念和特点
2.理解
(1)货币的职能
(2)货币的性质
3.运用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二)货币“量”的规定性
1.运用
(1)货币的层次划分。
第二章 货币制度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沿革,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有关货币制度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沿革
(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三)有关货币制度的基本理论
三、考核要求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构成要素及演变
1.识记
(1)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2)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及其特点
2.理解
(1)格雷辛法则
(二)中国的货币制度
1.识记
(1)新中国的货币制度
(2)香港、澳门、台湾的货币制度
(三)国际货币制度与改革
1.识记
(1)国际货币制度与改革、人民币国际化
2.理解
(1)金本位制
第三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信用、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信用的构成要素、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作用的两面性、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和现代西方主要的利率决定理论、以及影响利率变动的一般因素、利率的一般功能和作用、我国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和实行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信用和信用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必要性与意义
(三)主要信用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四)利息及利率的概念、利率的分类、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
(五)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三、考核要求
(一)信用概述
1.识记
(1)信用的特征
(2)信用的形式
2.理解
(1)信用的经济职能
3.运用
(1)信用的风险及其防范
(二)信用工具
1.识记
(1)具体类型及基本特征
(2)金融衍生工具
(三)利息和利率
1.识记
(1)利息的本质
(2)利率的决定理论
2.理解
(1)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
(2)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3.运用
(1)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四)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1.识记
(1)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外汇和汇率的概念、外汇的具体构成及其种类、外汇的作用要、汇率的标价方法、影响汇率的因素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外汇的具体构成及其种类
(二)外汇的作用
(三)汇率的标价方法
三、考核要求
(一) 外汇与外汇储备
1.识记
(1)外汇的定义
2.理解
(1)外汇储备的及其管理
3.运用
(1)外汇的作用
(二)汇率及其决定
1.理解
(1)汇率的表示方法
(2)汇率的决定
(三)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其约束条件
1.识记
(1)汇率机制的约束条件
2.理解
(1)汇率的基本效应
第五章 金融市场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和作用;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和金融市场的一般分类以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架构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类型及其运行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三)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四)金融工具的特点及一般分类
(五)金融市场的一般架构
(六)货币市场的概念、特点及架构
(七)资本市场概况
三、考核要求
(一)金融市场的要素与功能
1.识记
(1)金融市场的特征
(2)金融市场的分类
(3)金融市场的要素
2.理解
(1)金融市场的功能
(二)货币市场
1.识记
(1)货币市场的六种主要类型
(三)资本市场
1.识记
(1)股票市场
(2)长期债券市场
2.理解
(1)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异同
(2)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历程、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六章 金融机构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概念、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形成和发展、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架构、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成就、基本取向及现存的问题)以及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复合金融体系的架构和特点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资金融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二)金融机构的多样性
(二)国外金融机构体系的组成
(三)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组成及各种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
(四)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复合金融体系的架构和特点
三、考核要求
(一) 金融机构概述
1.识记
(1)金融机构的类型
(2)金融机构的功能
(二)中国的金融机构
1.识记
(1)中国的金融机构现状
2.理解
(1)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成就、基本取向及现存的问题
(三)国际金融机构
1.识记
(1)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架构
(2)IMF、WB、BIS
2.理解
(1)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比较
第七章 商业银行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制度,以及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趋向及特点;商业银行的主要结构;负债业务及特点;资产业务及特点;银行资本概念、构成与作用;中间业务及其主要分类;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银行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及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主要业务
三、考核要求
(一) 商业银行概述
1.识记
(1)商业银行性质
(2)商业银行职能
2.理解
(1)银行资本概念、构成与作用
(2)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3)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3.运用
(1)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
(二)商业银行业务
1.识记
(1)负债业务构成
(2)资产业务构成
2.理解
(1)中间业务及其分类
(三)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管理
1.识记
(1)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2.理解
(1)巴塞尔协议(Ⅰ)
(1)巴塞尔协议(Ⅱ)
(1)巴塞尔协议(Ⅲ)
3.运用
(1)能计算资本充足率
(四)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1.识记
(1)改革历程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等基本知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的地位、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和金融监管原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特殊的职能、中央银行开展的特殊的金融业务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三)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四)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五)中央银行的在金融机构和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考核要求
(一)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识记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中央银行
2.理解
(1)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
1.识记
(1)中央银行的性质
(2)中央银行的职能
(3)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2.理解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三)中央银行的业务
1.识记
(1)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3)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4)其他业务
2.理解
(1)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原则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货币需求的概念;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以及货币需要量的测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机制
(二)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
(三)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三、考核要求
(一) 货币需求概述
1.识记
(1)货币需求的概念
(2)流量与存量
(3)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4)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2.理解
(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二)货币需求理论
1.理解
(1)四大主要学派的观点
(三)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2.理解
(1)权变法
(2)规则法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概念;货币供给的过程和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的含义、机制、实现条件;
(二)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货币供给机制的基本原理。
三、考核要求
(一)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1.识记
(1)货币供给
2.理解
(1)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理论
(二)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1.识记
(1)货币出自银行
2.理解
(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三)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1.识记
(1)原始存款
(2)派生存款
(四)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1.识记
(1)基础货币
(2)货币乘数
2.理解
(1)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
3.运用
(1)能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货币供应量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货币均衡的概念,货币供求均衡的内含和条件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机制、实现条件
(二)货币供求均衡的内含和条件
三、考核要求
(一) 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
1.识记
(1)流量与存量
(2)货币供求均衡的概念
2.理解
(1)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2)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
(二)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
1.理解
(1)货币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1.识记
(1)国际收支
(2)国际储备
(3)国际资本流动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度量、分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通货膨胀的危害、预防和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一般对策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类型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
(三)通货紧缩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四)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三、考核要求
(一)通货膨胀及其效应
1.识记
(1)通货膨胀的含义
(2)隐性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2.理解
(1)能区别需求过度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运用
(1)通货膨胀的计量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1.识记
(1)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2)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2.理解
(1)通货膨胀的治理
(2)指数化政策
(3)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危害
3.运用
(1)通货膨胀的治理
(三)通货紧缩及其理论
1.识记
(1)通货紧缩的概念
(2)通货紧缩的理论
(四)通货紧缩的危害和治理
1.识记
(1)危害和治理
2.理解
(1)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危害
(1)通通货紧缩的预防和治理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调控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主要考核对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的概念;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及效应;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政策在经济政策中的地位
(二)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
(三)货币政策及实现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
三、考核要求的
(一)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1.识记
(1)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2)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选择
(4)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2.理解
(1)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货币政策工具
1.识记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2.理解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及效应
3.运用
(1)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给特定的经济形势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1.识记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货币政策时滞
(3)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2.理解
(1)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
(四)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理论
1.识记
(1)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五)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识记
(1)计划时期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六)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1.理解
(1)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方法
Ⅴ. 《金融学》考试参考书目
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第六版)。
ⅤI. 考试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入下表,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是( )。
A.中央银行 B. 政策性银行 C. 商业银行 D. 证券公司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一国的货币制度主要由( )等因素构成。
A.货币金属 B.货币单位 C.货币种类
D.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E.黄金和外汇准备制度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
四、综合题(包含简答题,计算题以及分析题等)
1. 什么叫货币乘数?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文章标题:2023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金融学考试大纲
本文地址:/article/542986.html + 复制链接
- 相关文章
- 专升本备考中容易出现的4个错误,你有放吗?04-09
- 专升本英语复习三大侧重,你还在做无用功?04-09
- 为什么有的人不读书但是成功了?学历是否真的重要?04-09
- 面对临近公布的省普通专升本政策,学姐告诉你该如何做?04-09
- 专升本备考复习需要循序渐进04-09
- 专升本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教你备考后期如何刷题04-09
- 专升本英语常考固定词组搭配之动词+名词04-09
- 天气越来越冷,专升本复习早上总是起不来怎么办?04-09
-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有哪些好的专业?04-09
- 专升本备考出现这些问题,也只能瞎忙活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