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23年山西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科目考试说明(修订)的通知

来源:网络整理时间:2023-05-19 09:58 923次

摘要: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科目考试说明(修订)的通知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各普通高校:为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做好我省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工作,省招生考试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科目考试说明(修订)的通知

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各普通高校:

为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做好我省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工作,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组织对专升本考试英语、大学语文等22个科目的考试说明( 试行)进行了修订,已经省教育厅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说明自2023年起使用。

附件: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22个科目考试说明(修订)

山西省教育厅体

2023年11月15日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一)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英语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英语考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考试内容以育人为导向,注重考查考生高职高专阶段应知应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满足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英语考试主要包括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英语阅读理解、英汉互译、英语应用文写作等内容。

(一)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考查考生在高职高专阶段对于英语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能力。

(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题型包括英语阅读理解、英汉互译以及英语应用文写作等。

1. 英语阅读理解

考查考生通过阅读语篇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技能,读懂难度适中、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英语语篇。要求考生能理解、捕捉文中具体信息;根据所读内容做出简单的推理和判断;识别不同语篇的文体特征;理解所读内容的主旨;理解所读语篇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基本观点和态度等。

2. 英汉互译

考查考生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要求考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掌握英汉双语转换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般性话题的中英文互译。英译汉部分,考生应能在正确理解句子内容的基础上将句子翻译成通顺的汉语;汉译英部分,考生能够将汉语句子翻译成通顺的英语。形式为短小句子的翻译。

3. 英语应用文写作

考查考生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英语应用文常用文体的规范写作格式,了解各种体例的写作要旨。考生应能准确运用规范、恰当的英语清晰地表达主要信息,逻辑清晰,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文体规范。常见应用文主要包括请假条、邀请函、便条、通知、声明、证明、求职信、慰问信、建议信、投诉信、道歉信、简历、会议纪要、日程表、申请书、说明书等,但范围不限于此。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分值50分,考试时长40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英语阅读理解等,主观题包括英汉互译和英语应用文写作等。客观题分值为30分,主观题分值为20分。

英语和大学语文(或高等数学)组成同一张试卷。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二)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注重对考生知识识记能力、语言辨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考试内容涵盖语言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阅读鉴赏和写作四个方面。

(一)语言基础知识

1. 了解古今词义的不同和一词多义现象,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及作用。

2. 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律和词类活用现象,能准确地解释古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并对关键句段能进行文言今译。

3. 掌握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和基本语法,能够识别语病。

(二)文学文化常识

1. 识记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句。

2. 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经典作品的写作背景与思想艺术成就。

3. 掌握中外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与文学主张。

4. 掌握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

(三)阅读鉴赏

1. 分析词语、句子等语言单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与作用。

2. 准确分析作品的体裁、题材、主要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3. 理解文本的层次结构,概括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

4. 对作品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并对作品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写作

掌握常用应用文和一般文学文体的写作规范,能写出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思想健康、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的文本。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分值100分,考试时长80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鉴赏题、简答题和写作题等,其中客观题分值约占60%,主观题分值约占40%。

大学语文和英语组成同一张试卷。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三)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具有本科学习所必需的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部分的考试内容及具体要求如下:

(一)微积分

1. 考试内容

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法、二重积分、微分方程、无穷级数。

2. 考试要求

考生应理解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法、二重积分、微分方程、无穷级数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会运用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和联系。

(二)线性代数

1. 考试内容

行列式与矩阵、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2. 考试要求

考生应理解行列式的概念、矩阵的概念、矩阵的代数运算和转置、向量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性;掌握矩阵的简单应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的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和向量组秩的概念。

(三)概率论初步

1.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 考试要求

考生应了解随机现象、随机试验的概念、随机事件的独立性;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定义;掌握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规律、概率的基本性质、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分值100分,考试时长80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讨论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40%,主观题分值约占 60%。

高等数学和英语组成同一张试卷。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四)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经济学原理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生应掌握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理论,注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部分的知识结构及内在联系;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具备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微观经济理论

1. 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2. 掌握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分析应用。

3.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析应用。

4. 掌握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分析应用。

5.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及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内容及其分析应用。

6. 掌握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及其应用;理解工资、地租和利息的决定;理解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7. 掌握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分析应用。

(二)宏观经济理论

1. 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核算方法。

2. 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 模型和 AD-AS 模型及其应用。

3. 了解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菲利普斯曲线。

4. 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及主要阶段;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源泉。

5.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试卷内容中微观经济理论约占 60%,宏观经济理论约占40%。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计算题、作图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原理应用题、材料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40%,主观题分值约占 6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五)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法学基础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法理学

要求考生识记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重点理论的不同观点,重点考查考生对法理学常用理论的认识与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懂得从法理学角度分析问题。

1. 识记基础知识

法的概念和特征;法系;权利与义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责任与法律责任;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法的运行;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法的演进;法的作用;法的价值;法与其他社会因素;法治国家的一般理论。

2. 分析与应用能力

运用法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法理学角度分析问题。

(二)民法

要求考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掌握重点法律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掌握民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

1. 识记基础知识民法的概念;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物;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期限;物权概述;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法总则;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人格权概述;一般人格权;具体人格权;婚姻家庭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继承与继承权;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产的处理;侵权责任一般理论;侵权行为的类型;侵权责任的承担;特殊侵权责任。

2. 分析与应用能力

运用所学民法学理论知识分析和判断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民事法律问题。

(三)刑法

要求考生掌握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刑事法治的先进理念,提高刑事法律意识,熟悉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和相关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了解刑法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1. 识记基础知识

刑法的概念;刑法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正当行为;故意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刑罚的概念、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执行;刑罚消灭;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2. 分析与应用能力

运用我国刑法中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和制度,正确判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正确认定犯罪性质,准确适用刑罚,自觉运用刑事法律武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其中法理学、民法、刑法三部分各为 5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选题与多选题等,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与案例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40%,主观题分值约占 6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六)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新闻学概论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新闻学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包括新闻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理;新闻、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基本概念;新闻事业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新闻事业管理和新闻队伍建设等;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工作原则和分析方法,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指导新闻实践。

(一)识记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新闻学,新闻,新闻真实,新闻价值。

2.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规律

新闻媒体,媒体融合,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新闻事业管理。

3.我国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与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新闻宣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舆论引导,新闻舆论监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4.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队伍建设新闻法治,新闻职业道德,新闻队伍建设。

(二)分析与应用能力

运用新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各种新闻传播现象。掌握和运用新闻传播规律,开展新闻舆论工作。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辨析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25%,主观题分值约占 75%。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七)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机械设计基础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考生对常用机构和机械通用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基本设计理论的掌握,对常用机构和机械通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具体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一)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知识

机器的组成及其相关概念。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

平面机构的基本概念、运动副的常见类型、理解及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三)平面四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判断、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及计算。

(四)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应用;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和凸轮材料的选择。(五)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类型及应用。

(六)螺纹连接

连接螺纹的特点与主要参数;螺纹连接的类型及标准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普通螺栓及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与结构设计。

(七)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形成及特性、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动的条件;齿轮齿廓的切削加工方法;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八)轮系

轮系的概念、类型、功用、传动比的计算。

(九)挠性传动

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组成、主要参数及选择方法、原理、类型、特点、运动和受力分析、设计、安装、使用与维护。

(十)轴

轴的类型;轴材料选用;零件在轴上的固定方法及轴的结构设计。

(十一)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常用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场合。

(十二)轴承

轴承的分类;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与应用;轴瓦的结构及轴承的材料;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代号、类型选用、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方式、润滑形式及密封。

(十三)键连接、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键连接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应用;无键连接、销连接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分析设计题、计算题、图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50%,主观题分值约占 50%。分析设计题、计算题及图析题均应写出必要的答题过程及演算步骤。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八)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电路分析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生应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注重电路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内在联系;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具有熟练的电路运算、逻辑推理、科学思维等综合能力;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电路问题。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 理想元件、电路模型、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及关联方向的概念。

2. 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受控源的参数、性质、电压电流关系、功率关系。

4. 全电路欧姆定律及应用。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 电路的等效变换的概念。

2. 电阻的串联、并联,对称电阻的丫形联接与△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3. 电压源与电流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及其串联和并联。

4. 等效电阻的求法。

(三)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1. 电位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2. 基尔霍夫定律及运用。

3. 支路电流法及运用。

4. 节点电压法及运用。

5. 回路电流法及运用。

(四)电路定理

1.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运用。

2. 替代定理及运用。

(五)储能元件

1.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 VCR、功率和能量的计算。

2. 电感串并联的特点,电容串并联的特点。

(六)一、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 换路定理求解电路初始值的方法。

2. 时间常数、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的概念。

3. 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4. 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的概念。

(七)相量法

1. 相量、复数、相量图和正弦量的关系。

2. 相量法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八)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 正弦量的三要素,有效值、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及电路的相量图。

2. 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3. 正弦交流电路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及阻抗关系。

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

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关系。

6. 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和意义。

(九)电路的频率响应

1. 网络函数的概念。

2. RLC 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电路特点;掌握 RLC 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计算。

3. 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4. 滤波器的分类、常用滤波器的结构(主要 LC 滤波器)。

(十)三相电路

1. 三相电源星形接法的线电压、相电压关系及相量表示。

2. 三相电源三角形接法的线电压、相电压关系及相量表示。

3. 三相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

4.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 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6.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7.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十一)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 磁耦合、互感、同名端的概念。2. 耦合电感的磁通链方程、电压电流关系。

3.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

4. 变压器的概念、理想变压器的条件和特点。

5. 变压器的变压、变流、变阻抗关系。

(十二)二端口网络

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2. 二端口的 Y、Z、T(A)、H 等参数矩阵及相互关系。

3.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的概念及 T 型和π型等效电路。

4. 二端口电路的连接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计算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60%,主观题分值约占 4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九)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C程序设计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要求

1. 理解程序的概念、算法以及算法的描述;

2. 理解程序逻辑,开拓思路;

3. 掌握用 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 掌握 C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控制结构等;

5. 掌握 C语言的高级知识,包括数组、函数、字符串、指针、结构、文件操作等;

6. 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编写程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二)考试内容

1. C语言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C程序的基本构成、标准库函数的使用、标识符、注释以及进制等;C 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C 程序中的基本语句(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语句等。

2. 流程控制

主要包括算法、算法描述、三种程序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使用。

3. 数组

主要包括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其元素的引用;字符数组的使用;用数组实现常用的算法。

4. 函数

主要包括函数的定义及调用、函数的参数和函数的返回值、函数原型的声明方法、函数调用时参数间的传递、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5. 高级知识

主要包括:

(1)指针: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赋值和引用的方法;指针运算符(*)和取地址运算符(&)的使用方法;指针与一维数组、指针与二维数组;指针与函数。

(2)字符串:字符串的定义;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区别;字符串的输入输出;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的定义、赋值和引用的方法。

(3)预处理:编译预处理的概念、作用;宏定义命令的语法形式及使用;文件包含命令的使用。

(4)结构体和共用体: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元素的引用方法;结构体类型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和成员的引用方法;结构体类型指针;共用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5)文件操作:计算机中流、文件、文件缓冲区的概念;文件指针的定义;文件打开和关闭的方法;文件读写的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判断题、程序阅读题等,主观题包括程序填空题、程序改错题、编程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45%,主观题分值约占 55%。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建筑基础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含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测量三部分考试内容。

(一)建筑力学

考查考生对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相应力学知识的分析与计算能力。

1.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

2.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力、力偶、力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性质及相关计算;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及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及应用;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平面力偶系的简化、平衡条件及应用;物体系统的平衡及计算。

3.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杆件的受力及变形特征。

4. 轴向拉伸和压缩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的内力计算及轴力图的绘制;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应力、杆件变形及杆件强度计算;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5. 剪切与扭转

圆轴扭转内力的计算及扭矩图;剪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及强度计算;圆轴扭转变形及刚度。

6.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截面的静矩和形心的概念及计算;截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主惯性轴、主惯性矩的概念。

7. 弯曲

梁弯曲时弯矩、剪力的计算;梁弯曲时弯矩图、剪力图的分布规律及图形绘制;梁弯曲时横截面应力计算及相应强度计算;梁弯曲时的变形及刚度计算;运用基本原理分析提高梁抗弯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8. 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拉(压)弯曲变形、偏心压缩变形。

9. 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的概念;压杆临界力、临界应力的计算;压杆稳定的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0. 平面杆系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

11.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静定组合结构和三铰拱的内力。

12.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图乘法;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二)建筑结构

考查考生对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材料、基本构件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常见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基本受力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的能力。

1. 建筑结构概念

建筑结构的概念;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砌体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2. 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结构上的荷载与荷载效应;荷载效应组合。

3.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强度及变形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长度;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及构造要求。

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受弯构件计算内容、基本构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破坏特点;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验算及其影响因素;减小受弯构件裂缝和变形的措施。

5.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受扭构件的受力性能、配筋构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6.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承载力计算。

7.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梁板结构的类型及特点;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的概念、受力特点、配筋构造要求;整体式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概念、受力特点、配筋构造要求;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悬挑构件的受力特点、配筋构造要求。

8.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砌体材料(块材、砂浆);砌体受力特点;影响砌体强度的因素;高厚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过梁类型及过梁上荷载的传递;砌体结构一般构造及抗震构造措施。

(三)工程测量

考查考生对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控制测量等工作的能力。

1. 测量学概述

工程测量的任务;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高程、高差、大地水准面等基本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等内容。

2.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误差知识;水准仪的使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方法及测量成果计算。

3. 角度测量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的测量原理;测回法、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

4.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钢尺量距;直线定线与直线定向的区别;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视距测量基本原理。

5.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概念;测量误差的分类;评定观测值测量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

6.小区域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导线测量的形式与等级;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内业计算。

7.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常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

8.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施工测量的概念;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9.全站仪

全站仪的构造和使用步骤;全站仪数据采集、放样。

10.测量实训

水准仪的构造、操作、读数、高差观测数据记录与计算;全站仪的构造、操作、读数、角度观测数据记录与计算;三角形各内角的观测、记录与计算;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测量三部分分值各为50分。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各部分客观题分值约占 60%,主观题分值约占 4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一)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有机化学基础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内容

1. 基本概念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定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2 共价键的形成和属性,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1.3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

2. 饱和烃

2.1 烷烃及环烷烃的定义、系统命名、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2.2 烷烃及环烷烃的结构及构象、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 不饱和脂肪烃

3.1 烯烃、炔烃、二烯烃和烯炔烃的定义、分类、系统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3.2 烯烃、炔烃、二烯烃和烯炔烃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3 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构型标记、π键的形成及特性,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诱导效应。

3.4 共轭二烯烃的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共轭加成的反应历程。

4. 芳香烃

4.1 芳香烃的定义、分类、系统命名。

4.2 芳香烃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4.3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定位规律的应用。

5. 卤代烃

5.1 卤代烃的定义、分类、系统命名。

5.2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5.3 卤代烃的鉴别及制备。

6. 醇、酚、醚

6.1 醇、酚、醚的分类及系统命名。

6.2 醇、酚、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6.3 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6.4 醇、酚、醚的鉴别及制备方法。

7. 醛和酮

7.1 醛、酮的定义、分类及系统命名。

7.2 醛、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7.3 醛、酮的主要制备方法。

8. 羧酸及其衍生物

8.1 羧酸的定义、结构、分类及系统命名。

8.2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8.3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9. 含氮化合物

9.1 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氨基酸的定义、结构、分类及系统命名。

9.2 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氨基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9.3 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0. 杂环化合物

10.1 杂环化合物的定义、结构、分类及系统命名。

10.2 五元杂环化合物、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11. 对映异构

11.1 对映异构的相关概念。

11.2 对映异构的判断和性质差异。

12. 糖类

12.1 单糖、二糖、多糖的命名、结构和分类。

12.2 单糖、二糖、多糖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相互转化的方法;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常用鉴定方法。

能够正确对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能够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准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根据常见有机化合物在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异同,能够设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案;能够依据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完成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能结合实验现象推测有机化合物结构;能够根据常见有机化合物合成规律,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等,主观题包括命名题、完成反应式、综合题、合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30%,主观题分值约占 70%。其中:

①命名题

根据结构写出化合物的名称或者根据命名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

②完成反应式

根据反应条件写出主产物或者根据产物写出反应条件。

③综合题

含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鉴别、理化性质、根据化学反应现象推断化合物结构等题目。

④合成题

根据主要指定原料,其他原料自选,合成指定物质。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二)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煤矿地质学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主要考查考生对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影响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地质因素、煤矿地质工作基本技术和管理等相关基础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的煤矿地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况、地壳的矿物和岩石组成、地层古生物和地史概述、地质构造、成煤作用及含煤岩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检测考生对地质学基础知识在煤矿地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

(二)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主要考查考生对矿井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岩浆侵入与岩溶陷落柱、矿井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等地质因素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煤矿地质信息相关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对煤矿地质信息获取的基本技术手段、矿井地质图件、矿井储量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煤矿环境地质相关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对煤矿环境污染因素及其危害、煤矿环境地质工作等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术语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图件识别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30%,主观题分值约占 7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三)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植物学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考生对植物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识记、理解、掌握种子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发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界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了解各类群的繁殖、生活史和亲缘关系等知识,了解植物演化发展的系统发育规律;运用分类学基本知识和原理,识别和鉴定植物。

(一)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繁殖,植物细胞全能性,相关概念。

(二)植物组织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各类型组织的分布、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植物体内的维管系统,相关概念。

(三)种子和幼苗

种子的结构和类型,种子的萌发,幼苗的形成和类型,相关概念。

(四)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种子植物各营养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类型、功能及发育,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营养器官的常见变态类型,根瘤和菌根,相关概念。

(五)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种子植物各繁殖器官的形态、功能与类型,植物的繁殖方式,花的形态构造与组成,花序的概念和类型,花程式和花图式,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及类型,相关概念。

(六)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界的类群,植物分类的单位、系统和命名,植物分类检索表类型及编制方法,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分类、作用及其经济意义,各大类群代表植物的特征、繁殖、生活史、分布,相关概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标图题、连线题等,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60%,主观题分值约占4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四)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考生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知识对系统安全进行初步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的能力。包括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基础知识。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

1. 安全系统工程基础理论。

2.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3.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二)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

1. 系统安全分析的主要内容、方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及其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2. 系统安全评价的目的、依据、原则、原理、分类、基本程序。

(三)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

1. 系统安全预测的定义、基本原则及程序。

2. 系统安全决策定义、过程、规则及程序。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60%,主观题分值约占 4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五)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考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以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1. 了解管理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管理职能和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掌握管理者角色与技能。

2. 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理解管理理论的现代发展趋势,掌握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要点。

3. 了解决策含义和类型,理解决策原则和过程,掌握决策方法。

4. 了解计划含义和类型,理解计划编制程序,掌握计划编制方法和目标管理。

5. 了解组织及组织设计的含义,理解组织设计的原则和任务,掌握组织结构的各种类型及其优缺点。

6. 了解人员选聘的程序和方式,理解人员培训和考评的内容。

7. 了解高效团队的特征,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和内容。

8. 了解领导特性,理解领导影响力及权力来源,掌握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9. 了解激励的含义和基本过程,理解激励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激励理论。

10. 了解沟通类型及过程,理解沟通中常见的障碍及克服方法,掌握有效沟通技巧。

11. 了解控制的含义,理解控制类型,掌握控制的过程。

12. 了解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分析中国企业管理实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图析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40%,主观题分值约占 6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六)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考生认知、理解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能力,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艺术现象、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表达。

(一)考试内容

1.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2.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3.艺术的起源、流变、传承与发展(含民间传统艺术非遗项目)。

4.艺术门类(含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及其审美特征。

5.艺术创作主体及其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创作方法。

6.艺术作品(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构成因素,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

7.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及其标准。

8.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

9.文化艺术的创业与创新。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各类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并能够用文字清晰流畅表达该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化价值。考察学生艺术实践、艺术应用能力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创业创新意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60%,主观题分值约占 4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七)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色彩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根据提供的静物、图片或文字的表述要求画岀所规定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表现技能,学会整体的观察和比较物象的色彩关系和色调倾向,具备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塑造能力,生动的表现物象的空间、质感和体积,在色彩的认知和表现上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能力。考试内容一般包括静物组合、生活化场景等。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1. 色彩的种类:原色、间色、复色

2.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3. 色彩的关系:单纯色、同类色、类似色、互补色

4. 物象色彩的构成: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5. 色彩的冷暖:色相的冷暖、光源色的冷暖、环境色的冷暖、亮面与暗面的冷暖

6. 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

7. 色彩的协调:光源色协调、主导色协调、对比色协调、同类色协调8. 色彩的透视:色彩与空间的表现

(二)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1. 色彩的变化方法:对比、渐变、重复

2. 色彩的统一方法:色调、调和、均衡、呼应

(三)色彩基本技法

1. 水彩颜料和水粉颜料的性能:透明色、不透明色

2. 色彩的调和:同类色的调和、对比色的调和、浅色的调和、深色的调和

3. 水彩和水粉的表现:干画法和湿画法、薄画法和厚画法

4. 色彩的塑造:体积的塑造、空间的塑造、质感的塑造、虚实的塑造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

考试采用默写与照片模拟写生两种方式,任选其中一种。

答题纸规格为八开大小水彩纸(考场提供)。

考试为水粉或水彩材料及技法来表现,任选其中一种。

小型便携式画架,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八)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人体解剖学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人体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血供、神经支配以及重要的毗邻关系、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并理解各主要器官的功能。在理论学习和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有关的临床意义。要求以下表(《人体解剖学》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为参考,包括但不局限于表中所述内容,应兼顾人体解剖学的其他相关内容。

表:《人体解剖学》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等,主观题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综合论述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70%,主观题分值约占30%。试题中单个题目的分值不应大于 10 分。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十九)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考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的水平,以及运用中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绪论

先秦、秦汉时期代表性经典著作;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的基本概念、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藏象

藏象的基本概念;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五脏与体、窍、志、液、时的关系;六腑的生理功能;脑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血津液

精的基本概念、精的生成、精的贮藏与施泄、精的生理功能;气的基本概念、气的生成、气的运动与气化、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血的基本概念、血的生成、血的循行、血的生理功能;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理功能;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五)经络

经络的基本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体质

体质的特点,体质的分类。

(七)病因

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风、寒、暑、湿、燥、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疠气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八)病机

病机的概念;发病的基本原理、发病类型;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失常、内生“五邪”;病位传变、病性转化。

(九)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养生的意义、养生的基本原则;预防的意义、预防的基本原则;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调整脏腑、调理气血、三因制宜;康复的基本原则。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60%,主观题分值约占 40%。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二十)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中药化学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主要包括中药常规提取分离方法必备知识;中药中各类有效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重点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应用。

(一)中药常规提取分离方法必备知识

1. 基础知识

中药化学、有效成分、无效成分、有效部位等基本概念;中药化学研究对象及内容;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和意义;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

2. 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及常用溶剂特点;各种提取方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及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原理及应用。

3. 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提取液浓缩及溶剂回收的方法。

系统溶剂分离法的原理及应用;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结晶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沉淀法的原理及应用;盐析法及透析法的原理;分馏法的原理及应用。氧化铝、硅胶吸附色谱法及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分配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凝胶过滤色谱法的原理;大孔吸附树脂法的原理。薄层色谱、纸色谱及柱色谱的操作要点。

(二)中药中各类有效成分的结构、性质及提取分离

苷类、黄酮、醌类、苯丙素、生物碱、萜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及鞣质等成分的定义、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

(三)重点中药材的提取分离

黄芩、槐米、大黄、麻黄、黄连、防己、秦皮、黄花蒿、人参、甘草等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鉴别题、比较题和综合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25%~35%,主观题分值约占 65%~75%。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二十一)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教育学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通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层面考查学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具体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理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师素养及教育法律法规;初步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一)教育基本理论

识记教育学的概念,理解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识记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形态教育的特征;明确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我国的教育目的,着重掌握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重要论述;识记学制的概念,了解我国学制的沿革与现行的学制及现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二)教师素养与教育法律法规

明确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角色和劳动特点,掌握当代教师的职业素养,熟悉和掌握关于教师职业的相关论述,形成正确的教师观;明确学生的地位,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明确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类型,掌握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观;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教育法律法规(含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能运用基本的法律知识分析教育过程中的法律关系和解决常见的法律问题。

(三)课程与教学论

理解课程的概念和类型,掌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具体目标;理解教学的概念,明确教学的意义和任务,理解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及贯彻要求,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掌握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和特点,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考察与评定等环节的基本要求,能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四)德育与班级管理

理解德育的概念、地位及现代德育的功能,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途径、原则及方法;理解班级管理和班集体的概念,明确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掌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分值 75 分,考试时长 6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单选、多选)、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40%,主观题分值约占 60%。教育学与心理学组成同一张试卷。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二十二)

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心理学考试说明(修订)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内容

本考试科目定为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其中重点内容是学习心理中的一般学习心理和分类学习心理。

(二)考试要求

本考试科目要考察考生识记、理解与掌握、应用等几种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1. 识记

要求考生对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达到识记的程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最近发展区、关键期、学习、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创造性、学习策略、品德、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基本原理包括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各种分类学习形成的过程与基本特征,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阶段等。

2. 理解与掌握

理解与掌握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内容: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主要理论,一般学习理论,分类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迁移理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学习策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教学目标分类,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师的专业成长等。

3. 应用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实际问题。具体体现为:能够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运用学习理论分析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各种学习现象以提升学习效率,运用学习动机理论、学习迁移理论阐述如何有效促进学习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运用教学设计理论、课堂管理理论等原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运用教师心理研究成果探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分值 75 分,考试时长 60 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 60%,主观题分值约占 40%。心理学与教育学组成同一张试卷。

展开全文

文章标题:2023年山西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科目考试说明(修订)的通知

本文地址:/article/541775.html + 复制链接

相关文章
专升本备考中容易出现的4个错误,你有放吗?04-09
专升本英语复习三大侧重,你还在做无用功?04-09
为什么有的人不读书但是成功了?学历是否真的重要?04-09
面对临近公布的省普通专升本政策,学姐告诉你该如何做?04-09
专升本备考复习需要循序渐进04-09
专升本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教你备考后期如何刷题04-09
专升本英语常考固定词组搭配之动词+名词04-09
天气越来越冷,专升本复习早上总是起不来怎么办?04-09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有哪些好的专业?04-09
专升本备考出现这些问题,也只能瞎忙活04-09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收缩
快速登记报名
阅读并同意《本站用户协议
立即报名